3月29-30日,鸿云企管 2025「五力增长引擎」公开课之【产品课】:【 研发项目经理】特训营
前 言
华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,其中最大的三项莫过于对市场的管理、技术的管理以及对人才的管理。其强大产品力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深厚的研发能力,而产品研发和技术研发都是通过一个个项目来构筑的,项目管理是一个企业的“根”能力。标杆企业研发项目经理,为何能领导职能单元力出一孔协同作战,而很多企业的研发项目经理,却只能靠协调和求助来推进?这之间的巨大反差,促使我们从本质上探索研发项目管理的底层逻辑,剖析根因并找到提升研发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。
所有的理论、方法、流程和技巧,最终都归结到执行它们的人——研发项目经理!
很多人问我们,“标杆企业研发项目经理与其他企业项目经理有何不同?”从生存环境上看,他们并没有太大区别——都在组织微权下工作,同样必须面对职能组织的“深井”开展工作。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甄别:项目经理的软能力和硬能力。
首先是软能力,即个人动机及领导力。标杆企业研发项目经理具备强大的自驱力和个人影响力,往往能发挥出“战场司令”的作用。
其次是硬能力,即管理方法。标杆企业的研发项目经理,基于IPD体系构架的商业价值管理系统,在价值管理、质量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这几块做得非常扎实,能够带领研发团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,从而实现客户以及组织的商业成功。
从华为的业绩结果上也可得到印证。华为一旦决定做哪块业务,就一定要做行业第一,从商业价值、端到端成本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因此,我们认为标杆企业研发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培养了源源不断的、卓越的研发项目经理。卓越的研发项目管理能力,是通往商业领袖的成功阶梯,是领导他人成就非凡事业的关键,是助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一项必备技能。在当今新质生产力时代,研发项目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和进度控制,而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、突破成长的核心动能。
特训营背景
残酷的现实是,不少企业研发项目存在:
-
做不了。好的创意、想法不少,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(有的企业老总反馈,我们拿出公司花名册,上千号人,但就是点不出合适的研发项目经理)。
-
做偏了。明明想法很好,做着做着就偏了,对不准客户需求,没有亮点,没有差异化,市场不买账。继续投,不知道有没有结果;不投,之前的全打水漂。两难!
-
做不好。项目经常一改再改,频繁变更,返工、延期家常便饭,进度和质量无从保证,成本居高不下,没有竞争力,抓不住机会窗。
究其原因,很重要的是缺少合格的项目经理:
-
缺标准。对卓越项目经理的标准和能力要求不清楚。自己在哪里,差距是什么,都不清楚,何谈提升。
-
缺思维。缺少经营思维,项目经理不懂项目价值管控方法,被动的被市场和产品牵着鼻子走,最终只能拼价格,被销售和老板指着鼻子骂。
-
缺方法。系统工程缺失,研发项目前期的质量策划与管控不足,前期评审一路绿灯“过过过”,集成测试发现问题一大堆,要返工,被客户指着鼻子骂。
-
不开放。封闭落后,不会从他人、从同行、从标杆实战案例上学习。
华为早期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,甚至更为严重:
-
重技术轻管理。产品众多但竞争力不强,营收虽然有增加但毛利率逐年下降;
-
系统工程缺失。客户需求与解决方案差距越来越大,且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变再变;
-
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混为一谈。产品开发周期是业界最佳的两倍以上;
-
研发过程质量自己管。既当运动员,又当裁判员,过程失控,结果质量太差,客户投诉严重;
-
不重视成本管理。定价主要靠BOM成本的加成,不是市场竞争导向,新产品没有能打的。
痛定思痛,华为在1999年启动IPD研发项目管理变革,项目管理专业化,聚焦价值创造,构建系统工程能力,打造流程化组织,营造“打胜仗”的项目文化,成效显著:
-
研发项目平均周期持续缩短50%;
-
产品故障率减少95%;
-
客户满意率持续上升;
-
项目管理人才不断涌现,良将如潮。
(华为内部2007年底数据)
本次主讲江老师、查老师,在华为工作多年(分别18、11年),历经华为研发项目管理变革整个过程,深度参与华为研发项目管理,结合多年咨询辅导管理实践,总结提炼、强强联手、创新开发【研发项目经理】特训营,旨在帮助众多研发项目经理突破现状,打磨研发项目管理能力,强化创新精神和领导力,带领团队对齐商业目标,多快好省,打造精品,赋能有追求企业持续增长。
特训营3大特点
有别于常规的项目管理培训(如PMP),本课程重在通过IPD体系武装项目经理:
-
标杆指引。围绕华为“卓越项目经理”能力模型和培养方法,结合参训企业业务特点(课前有调研问卷,供老师针对性备课),系统讲解卓越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、关键任务和工作方法,对照标杆、找到差距,明确提升方向和方法。
-
实战导向。围绕打造亮点多、进度快、质量好、成本省,有竞争力精品目标,设置课程模块,每一模块:针对当下痛点,给出根因分析,课程内容详细给出解决方案,包括方法、模板、案例、研讨和工具。
-
现场咨询。第一天晚上(19:00-22:00),针对学员企业正在做的真实项目,两位老师轮流一对一咨询,现场诊断分析,研讨共创,输出《研发项目实施改进方案1.0》(根据之前反馈,反响特别好!)。
特训营价值
-
标杆。对照研发项目经理画像,找到差距,明确提升方向和方法。
-
多。进一步提升商业思维,强化价值管理,打造收入多、盈利强、市占高、核心专利多的精品。
-
快。通过学习,加快研发项目进度,缩短上市周期,抓住最佳利润窗。
-
好。学习质量工程等方法工具,让用户使用放心、体验佳,无返工浪费。
-
省。学习端到端目标成本管理方法,从前端源头构建极致成本竞争力。
适合对象
CEO、VP、CTO、总工、事业部/子公司/分公司一号位、研发总监、技术总监、产品(线)总监、产品经理、研发经理/项目经理/技术经理、研发项目经理等
授课风格
40%专题讲授+20%案例分析+20%工具演练+20%现场辅导
学习方法
➢ 课前准备(带着问题来)
- 训前调研,了解企业现状、学员需求与痛点
- 预习资料,准备数据,内部自检,对齐参训目标与计划
➢ 课中学习(围绕问题讲,带着方案回)
- 老总高管带领研发骨干集体学习,共识共创
- 用自己公司的真实背景,输出公司项目改进计划及落地方案
➢ 课后实践(方案落地应用)
- 鸿云提供课程相应的模板、表格、工具包等
- 鸿云提供两次答疑:文字/语音各一次
- 建议训后回去立即开干
课程大纲
第一章 卓越研发项目经理画像
痛点:研发项目经理定位不清晰,管不好项目。
根因:组织对研发项目经理的定位为:面对困难愈挫愈勇的“斗士”。项目经理自身的定位:手中无权无钱的“背锅侠”。二者反差巨大。定位不清则地位不明,相应的价值和作用也就自然无法充分发挥。
一、标杆企业早年研发项目管理问题
1.技术和功能驱动
2.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体系
3.系统工程能力缺失
4.产品和技术揉在一起开发
5.缺乏项目管理技能
二、标杆企业研发项目经理能力模型
1.研发项目经理角色认知——HEROS角色认知
2.研发项目领袖能力模型——SOBEST六维能力模型
演练:六维能力模型四等级演练输出
1)六维能力之一——自驱力
-
自律自信
-
成就导向
-
坚韧不拔
-
充满激情
案例:从健康危机到马拉松之路
2)六维能力之二——数字化运营力
-
数据分析
-
可视化
-
自动化
-
协同化
-
预测与决策
案例:从“刀耕火种”到自动化看板
3)六维能力之三——商业与战略管理力
-
战略思维
-
商业思维
-
有效决策
-
目标对齐
案例:HW突破欧洲的关键一战
案例:如何带领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持续复购?
4)六维能力之四——解决方案理解力
-
理解行业
-
理解客户
-
理解方案
-
理解研发
案例: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诞生
5)六维能力之五——项目管理专业能力
-
聚焦价值
-
夯实质量
-
严控成本
-
保证进度
案例:从某大数据研发项目(定制化)看项目管理
6)六维能力之六——团队领导力
-
学习发展
-
富于行动
-
激励人心
-
信息整合
-
人际连接
案例:面临进度严重延期的“黑暗时刻”,项目经理的一句话
案例:曼哈顿项目经理之领导力展现
第二章 价值管理
痛点:赚钱的项目少,失败的项目多,抓不准需求,给不了客户和公司价值;立项时,需求不清晰,目标不明确,(技术、资源等)评估不充分。
根因:项目经理没有掌握价值获取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方法。
一、健全价值获取
-
加强需求收集与分析,为价值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输入
-
Charter开发流程,学会做商业计划书
-
案例:需求收集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如何保障?
-
案例:客户有时不一定想的很清楚
二、重视价值创造
-
价值创造需要借助流程保障
-
价值创造需明确职责,形成价值“金三角”
-
案例:和决策者在商业目标上的沟通、对齐
-
案例:让项目成员看到自身工作的价值
三、合理价值分配
-
“多劳多得”是价值分配的基本理念
-
“角色称重”是项目经理分赃的基础工程
-
“建否权”是项目经理价值分配的重要手段
-
案例:某人工智能独角兽项目经理如何做项目激励?
本章包含的方法/工具:
-
价值识别“四维度”模型
-
“价值金三角”组织
-
价值工程
-
产品定义“$APPEALS”模型
-
“角色称重”
-
“建否权”
第三章 进度管理
痛点:项目进度普遍延期,晚上市成本高不说,商机稍纵即逝,吃不着肉只能喝汤;项目变更多,来自客户的和来自内部的都有,对计划冲击大;不同的职能部门沟通和协调困难,项目成员积极性不高,扯皮多。
根因:项目经理不会定目标、做计划,很多风险事先都没有预料到,导致进度失控。
一、启动阶段
-
明确项目范围与技术准备度
-
明确项目全过程沟通策略
-
案例:计划还真能压缩2个月
二、计划阶段
-
对方案讨论的充分性、完整性是管理控制的关键
-
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,是项目成功的保证
-
唯一不变的是变化,做计划是为了变化
-
案例:如何发挥专家集体智慧?
-
案例:计划为啥赶不上变化?
三、控制阶段
-
进度跟踪与风险管理是关键
-
严格内、外部验证活动,确保项目能通过客户或接收者的正式认可
-
案例:为了挽回3周的延误
-
案例:客户突然取消对某重要特性的验证
四、收尾阶段
-
按照项目计划执行项目对内、外部的发布活动,确保在项目关闭前把项目成果移交到接收者
-
复盘总结是卓越项目经理的重头戏
-
案例:扶上马,送一程
本章包含的方法/工具:
-
“五看三定”模型
-
管理变更“四大控制点”
-
管理变更“三级决策”组织
-
变更策略“四象限”矩阵
-
管控变更“风险-过程”模型
-
研发项目监控“四步法”
第四章 成本管理
痛点:净利太少;工程、服务、生命周期等成本没人管;产品设计好成本已经定型,项目不赚钱就是失败。
根因:项目经理未掌握端到端的成本管理方法。
一、构建端到端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
- 目标成本构成:设备,物流,工程,维护等
- 案例:局部成本降低和整体商业盈利的冲突
- 案例:产品开发项目研发预算(包括进度、人力、物料、仪表等)
二、目标成本分解
- 可能的备选关键部件/器件成本,可能的备选平台,E2E成本均衡
- 产品概念阶段备选概念成本比较
三、目标成本设计
- 架构、系统、平台、CBB,制造,采购,售后,物流等
- 案例:可服务性提升,节约服务成本
四、目标成本实现与验证
- 测算、监控、评价,制订优化措施、测试验证,生命周期降本建议
- 案例:达成产品开发项目目标成本
本章包含的方法/工具:
-
E2E目标成本管理“四步法”
-
IPD目标成本管理“CTSSV”模型
-
目标成本分解“三要点”
-
前端构建成本“五措施”
第五章 研发质量管理
痛点:功能丢失、性能下降、产品质量差,产品质量问题频发,客户愈发不满意。
根因:缺方法,依赖后端“救火”改进质量;没有流程、缺乏制度,质量无抓手;缺乏质量意识和文化,把质量当“额外”成本。
一、质量观
1.概念与历史
-
什么是质量?
-
质量发展历史
2.质量水平五层次
-
自然型
-
救火型
-
过程型
-
预防型
-
文化型
案例:HW研发质量发展过程——从救火到大质量文化的形成
案例:某软件定制化公司研发质量体系,面对自然态如何破局?
二、质量改进
-
持续开展度量。没有度量就没有衡量,不能衡量就没有改进
-
持续改进。通过复盘、质量改进、质量回溯等方式,从过往的项目中吸取教训,持续提升质量
案例:某大客户质量事故本可以避免
演练:用质量回溯法分析本公司某个产品事故或重大缺陷
三、质量保证
-
流程制度是质量基石
-
赋能是保障
-
审计是楔子
-
QFD和F/F方法
案例:某软件定制化企业质量保证落地之艰难历程
案例:HW的F/F方法的来龙去脉
演练:一个保温杯的F/F(或QFD)
四、质量控制
-
质量控制三层金字塔
-
控制层:Review、串讲、测试
-
评审层:7个技术评审点
-
决策层:4个商业决策
案例:研发项目经理如何在脆弱的质量基础上开展工作?
演练:搭建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质量控制三层金字塔
五、质量预防
-
“扁鹊三兄弟”代表的质量水平
-
质量策划防范于未然
-
FMEA / FIT让系统更可靠
案例:从HW极限测试到FIT
本章包含的方法/工具:
-
QFD、Feature/Function(全量:特性、功能、指标、场景库)、FMEA、FRACAS
-
质量策划“五招制敌”
-
质量控制“三层金字塔”
-
质量改进“八原则"
-
质量回溯FRACST
-
AAR复盘
第六章 团队领导力
痛点:研发项目经理资源永远不足。对上目标不清晰,向下缺少跨部门领导力,管不住人,做不好事,上下受夹板气。
根因:组织需要万事不具备条件下能扛事的研发项目经理。但项目经理普遍缺少目标管理能力,对跨部门成员缺少目标分解,任务布置与监控,不会根据团队成员的需求、性格特点等差异化领导,不懂得如何塑造打胜仗的团队文化。
一、 向上管理
1. 如何与上级的目标共识?
-
目标管理6特色
-
SWOT与四象限目标设定工具
2. 如何高效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?
-
高效执行管控看板
-
管理者的立场很重要
3. 面对上司不同的思想如何达成共识?
-
建立求同存异,达成共识
-
追求第三方案,多元共识
实战演练:项目周期极限压缩,看似背锅侠,如何四渡赤水取得翻盘
二、 向下领导
1. 想法多而不切实际的部署
-
创新管理原则
-
5WIH提高问题意识工具
2. 屡犯错误屡不改的部署
-
“三明治”渐进式管理法
-
团队成员教练式沟通技巧
3. 依赖性强、没有主见的部署
-
团队成员辅导COACH模型
-
5W2H工作计划辅导法
4. 原则性强、个性刚烈的部署
-
沟通反馈的漏斗
5. 消极、不合作工作状态的部署
- 团队成员的四种状态与四种情境领导行为
- 科学的授权方式与流程
实战演练:跨部门合作貌合神离,项目就要黄掉,如何扭转局面
三、跨部门团队管理
1. 约法三章,有言在先
- 建立君子协定
- 建立机制
- 解决问题
2.打开边界,一起想办法
- 要建立统一、清晰的节奏感
- 想要打开边界,主动往前一步
晚上研讨共创/现场咨询:以学员企业真实情况为背景,以小组(或企业)为单位,提前准备好1-2个正在做的项目的全套资料,两位老师轮流一对一咨询,现场诊断分析,研讨共创,输出《研发项目实施改进方案1.0》。
课程总结 落地改善
——Q&A互动答疑——
强强双导师
江老师
-
理工硕士
-
18年华为研发、IPD敏捷变革管理工作经历
-
曾任华为无线首席设计工程专家
-
曾多次荣获华为金牌奖、华为无线产品线终身成就奖
-
曾任北京某科创企业副总裁4年
多年大规模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(大容量BSC、SingleRAN解决方案、BladeSite解决方案等)、IPD敏捷变革、英国质量认证等实战工作经验,历任项目经理、大型复杂项目设计经理、LCDT、解决方案技术规划经理、首席设计工程专家等职。敏捷IPD变革成员,研发项目数字化管理-ALM(需求收集、需求分析、产品设计、产品开发、产品验证、研发项目管理等)建设与推行者。
课程/咨询领域:
市场与产品集成创新管理(IPD)、产品战略与规划(MM)、产品立项与开发(CDP&PDP)、市场需求洞察与需求管理(OR)、技术规划与开发管理(TPP&TPD)、系统工程方法训战(IPD-SE)、测试工程方法训战(IPD-PTM)、卓越产品经理(产品总经理/LPDT/产品经理)赋能、华为研发项目经理赋能、产品设计师(系统工程师SE)赋能、敏捷研发创新实践(面向高层和中层)、TOGAF(开放式企业架构)与数字化等。
主要服务客户:联想、浪潮数据、京东、慕思、臻识科技、敏视达、中科三清、万孚生物、中铁装备、赛意信息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德国O2等。
查老师
-
工学硕士、管理学博士
-
11年华为研发工作经历
-
华为四级项目管理专家
-
“产品研发数字化系统”荣获2020年上海市创业大赛一等奖
-
上海市首届科普讲解大赛金奖
-
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(上海龙旗企业大学校长、闻泰科技IPD变革专家、擎朗智能PMO总监)
近20年知名企业研发、中高层管理与咨询经历。华为期间,先后负责配套产品线研发、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项目管理、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流程变革与流程化组织建设等工作。擅长产品经营管理变革,产品组合管理,项目价值管理等,曾操盘多家科创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变革,项目经理培养。
课程/咨询领域:
华为研发项目经理赋能、IPD产品研发管理、需求管理、产品规划、流程体系变革管理、研发质量管理、研发绩效管理、项目管理等。
主要服务客户:闻泰、龙旗、擎朗智能、固德威、发那科、杰克股份、阳光电源、海得控制、中国电信、中国商飞、建设银行、聚光科技、华立集团、华勤技术、传音等。
课程安排
课程时间:2025年3月29-30日(周六周日)
课程地点:上海 · 虹桥
适合对象:CEO、VP、CTO、总工、事业部/子公司/分公司一号位、研发总监、技术总监、产品(线)总监、产品经理、研发经理/项目经理/技术经理、研发项目经理等(建议老总高管带队4-8位参加效果尤佳)
课程价格
课程价格:9,800元/位(含商务午餐、晚餐)
团报优惠价:3送1。即报名3位,可安排4位参加;报名6位,可8位参加;以此类推(以款项到账为准)。
说明:赠送名额每位只需支付600元讲义、茶歇、课程期间商务午餐、晚餐等基本成本。以上费用均不含交通、住宿等差旅。
报名说明
-
报名咨询电话:021-5888 9188;199 2177 6166 汪老师Kevin
-
为保留优惠名额、提前安排、会务准备,请您在3月20日(周四)前确定参加名单,办理报名手续
-
长按识别二维码直接报名